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,請點選以下連結點:

:::  回首頁網站導覽English院長信箱常見問答   
高雄市立凱旋醫院
認識凱旋 醫療服務 為民服務 活動花絮 附設機構
:::
首頁 / 為民服務 / 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 / 衛教文章
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

 

 衛教文章

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          

鬆開腦中的結

〜談強迫性精神官能症

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呂俊雄醫師

被綑綁的身心靈

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簡稱「強迫症」,是焦慮症的一種,典型症狀是不斷重複無意義,會造成困擾的、浪費時間精力的動作,如不斷檢查瓦斯、房門、電燈、一直洗手、洗澡、擦地板、把東西排列整齊,用怪異方式走路,不斷確認帳目,不停祈禱、複誦等。

這種好發於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的病症,盛行率約1%,有些研究甚至高達2-3%,強迫症患者常併發憂鬱症,嚴重者甚至煩躁到想要自殺,是一種極痛苦、備受折磨,需高度關切的疾病。專科醫師表示强迫症患者在引發强迫性行為之前,會反覆出現强迫性意念,說明如下:

 

强迫性思考

患者腦子裡總是盤繞著和重複著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意念、疑問、思想、懼怕、影像或衝動,這些非出自本意的想法即使未引發强迫行為,若已導致强烈痛若,即算是强迫症,典型强迫性意念如下:

沾染:怕被細菌或病毒感染、看到喪事會遭厄運等。

懷疑:持續性的覺得別人懷有惡意、懷疑門没關好等。

對稱:過度關心次序、排列或對稱,如堅持東西擺設或字體的整齊、鞋帶一
     定要繫到完全對稱為止。

攻擊衝動:傷人、放火等可怕意念行為。

性衝動:亂倫、猥褻、暴露等涉及性之意念行為。

對每件事有過份要負責的感覺。

 

強迫性行為

並非所有的強迫意念及強迫行為都是強迫症,其實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反覆檢查瓦斯、門窗,耽心被病毒感染等意念與行為,所謂的强迫症,必須是「不合理」的,帶來重大痛苦或佔據許多時間(一天超過一小時重複)的症狀。雖然有些人具有掌控或律己甚嚴的强迫性格,但是終其一生都未曾罹患强迫症,强迫性格與强迫症不應劃上等號,强迫症患者的焦慮程度和對强迫行為的執著度,極强大堅決,與强迫性格有所不同 。

 

總之,強迫行為如下::

重複的行為:洗手、整理、檢查等。

內在的行為:禱告、計算、緘默的覆述等。

自己迫使自己嚴格執行某些儀式行為,認為透過某種儀式才能有效去除惱人的強迫性思考

強迫症是焦慮症的一種,患者壓力大時病情會轉趨嚴重。許多患者經歷長期困擾後罹患憂鬱症,患者明知自己的思考與行為出了問題,卻無法控制、無能為力而身心痛苦備受煎熬。

 

被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所俘擄,到底是什麼狀況呢?真實案例如下:

敏敏每天早晨5:00起床預備上學,卻仍然天天遲到,原來敏敏每早晨都花三小時洗澡、反覆換衣服及不停的把書本放進書包又把書本取出、放入…。

老王日日夜夜怕遭病毒感染並且疑神疑鬼的覺得有人要加害他,焦慮到無法正常社交的老王,最近也失去了工作,因為從上班直到下班,老王不停的反覆核對數字,老闆忍無可忍,只好把嚴重延誤工作的老王革職了。

剛生下娃娃的阿娟,某日突然出現一個想法:想要拿刀殺了孩子,為避免發生可怕的事,也為了揮去這種恐怖的意念,不敢靠近孩子的阿娟只好讓自己一整天忙著反覆擦地板。

 

患者為何會有以上許多怪異、不合理的強迫行為呢?

強迫症患者其實是有病識感的,患者有自知之明所以極力摒除、防止自己的奇特行為,然而,當患者愈對抗强迫行為時,焦慮與緊張就愈高漲,一旦卸下抵抗,遵行强迫性行為、儀式,焦慮就立時降低。多數患者在病程中力抗强迫性行為而失敗之後,就會投降,選擇將怪異的行為併入生活之中,導致强迫性行為變本加厲。重複的行為、儀式佔據、癱瘓了患者作息,患者飽經蹂躪,甚至無法正常工作、社交、生活 。

 

強迫症的病因為何呢?

早先,多數研究都認為強迫症肇因於心理發展障礙與人格養成,隨著近代醫學發展,目前最常被提及的病因是遺傳因素及大腦額葉、基底核功能障礙、大腦某些神經傳導物質,如血清素分泌失調等。

患者發病之前常有環境誘發因子,如懷孕、親人死亡、婚姻困境、壓力事件等,罹病者以高社經階層為多,患者的共通性格如下:煩惱多、罪疚感多、高度責任感、完美主義,缺乏自信、過度敏感、缺乏因應環境的能力、僵化固執等。

會痊癒嗎

强迫症有痊癒的可能嗎?腦中的結可以鬆綁嗎?專科醫師解釋,血清素(serotonin)等藥物雖能有效緩解强迫病症,但此種病症屬慢性疾病,强迫症狀會在患者的生命歷程中起起伏伏。專科醫師鼓勵患者不要逃避就醫,現代醫療也許不能終結强迫病症,卻能有效為患者鬆開腦中的結。

 

除了藥物治療,認知行為治療也能有效緩解強迫病症。認知行為治療的原則是刻意讓患者置身於所擔憂的情境之中,而不針對所焦慮的景況做出强迫性行為反應。例如;要患者弄髒雙手,但不許他去洗手,病人經歷不安、焦慮情緒高漲、焦慮自然減退等過程之後,發現不去洗手應不會產生什麼可怕的後果,患者於是能逐漸去除藉洗手來減低焦慮的固著習慣。

 

動機強烈的病人、合格治療師加上家人的支持是認知治療的成功要件。 好不容易完成了强迫症的文稿,這趟書寫讓我想起了許許多多曾經陪伴過的強迫症、憂鬱症朋友,回想一個個生命勇士在黑暗中載浮載沈拔河掙扎的翻騰歷程,我由衷感受到身為一名精神科大夫的壓力和無比的價值。

 

感謝 上帝選召我成為一名為精神疾病患者守夜、點燈、傳福音,報好消息的醫者,也感謝 上帝,在祂的恩典中,不管夜有多麼深,天一定會亮。

 

*

最新更新:106-08-15